在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始终存在:同一款儿童海苔碎产品,钠含量可能相差3倍;标榜"营养强化"的米粉,实际铁含量可能不足标注值的一半。这种乱象背后,是行业标准的缺失与滞后。秋田满满用三年时间参与制定10余项团体标准,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局面。
标准缺失的代价:被忽视的儿童健康风险
市场调研显示,超过60%的"儿童专用"海苔碎产品钠含量超过1000mg/100g,是成人产品的2-3倍。更隐蔽的问题在于添加剂——某热销品牌的配料表显示,其使用了5种含钠化合物,实际钠含量是标注值的1.8倍。这种情况在《T/CFCA 0016-2024 儿童佐餐料(海苔碎)》团体标准出台前相当普遍。
秋田满满标准制定团队在调研中发现,3-12岁儿童佐餐料存在三大隐患:
❗盐分超标(部分产品达每日推荐摄入量150%)
❗营养标注虚高(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超30%)
❗原料品控缺失(海苔原料重金属超标率12%)
这些问题直接推动了团体标准的立项。2023年初,秋田满满联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启动标准制定工作,历时10个月完成从草案到发布的全流程。
标准制定的科学之路:从实验室到货架
《T/CFCA 0016—2024 儿童佐餐料(海苔碎)》标准的制定过程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秋田满满技术团队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开展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产品检测;对现有行业标准进行了系统分析;组织专家进行多次技术论证。
标准中明确规定:产品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产工艺需满足婴幼儿食品生产规范、成品检验包含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
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秋田满满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原料入厂前进行严格检测、生产过程全程监控、成品实施批批检验、建立完整的产品追溯体系。
这些措施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为行业树立了标杆。通过参与标准制定,秋田满满不仅提升了自身产品质量,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标准之上的追求:让每个数字都有温度
参与标准制定只是起点。秋田满满将标准思维贯穿于全产业链:
种植端:在黑龙江兴凯湖建立有机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黄土10倍;
生产端:十万级洁净车间,每年进行20次全项检测(远超国标1-2次);
产品端:分阶米粉中,1阶注重高铁,2阶添加益生菌,3阶引入果蔬颗粒。
这些实践正在重新定义"好辅食"的标准——不仅是达标,更是持续超越标准。正如其研发负责人所言:"我们制定的不是天花板,而是地板。"
未来标准:从安全到营养的进阶
随着行业向功能化发展,秋田满满计划将标准制定延伸至营养评价领域,持续推动辅食科学化进程。从规范行业到引领创新,这家企业证明:真正的标准不是束缚发展的框框,而是推动行业向上的基石。当父母们在货架上看到越来越规范的辅食产品时,这场由标准引发的质变,正在守护中国宝宝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