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位于白云区吊堡村G210国道旁的舞韵艺术幼儿园时看到,操场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个娃娃的身影。最终,在园方管理人员陈女士的带领下,记者看到该园当日只有30名娃娃在教室内学习。
陈女士指着园内几间空无一人的教室,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幼儿园原本有197个娃娃,但自从上周五两辆校车因手续不齐暂停使用,停止接送娃娃的服务后,此后每天都会有大量娃娃不来上课,而且还有部分家长来办退学。”她告诉记者,近几天已陆续有30位家长来退钱。“我一再挽留,并强调了多次,等校车手续一完善,就马上恢复接送服务。”陈女士无奈地说,“但家长们了解到我们无力再购置更多的校车时,最终还是选择为孩子退学。”
陈女士告诉记者,由于经费紧张,园方只能在完善已有两辆校车的手续后,以增开班次、提高收费的形式提供接送服务。“家长们对涨价的意见并不是很大,但对加开校车班次意见很大。”据陈女士推算,以两台校车的运力,将最后一批学生送到家时可能要到晚上7时30分,“这让很多家长不能接受。”
“按照目前的情况,就算校车手续办好了,但如果生源流失太多,我们可能会考虑停业。”陈女士叹着气说。
没有校车怎么办
当天,4岁的小伟没有到幼儿园上课,记者找到了他的爸爸傅先生。傅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每天早上7点就要外出务工,下午5点才能回家,实在没有能力接送孩子,只有暂时每天将小伟反锁在家中。
“现在民办幼儿园越来越多,娃娃要读书不是问题,可没有校车,孩子怎么去读书却成为了大难题。”小伟的母亲介绍,他们一家住在高寨,距离舞韵艺术幼儿园约5公里,最近的公办幼儿园只有一家,但是人满为患,根本就进不去。舞韵艺术幼儿园校车停开以后,她和丈夫与附近的几家民办幼儿园也联系过,“但是这些幼儿园目前同样面临校车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可能就把孩子托付给邻居,或把他反锁在家中自己玩。”
随后,记者在白云区沙文乡的童馨、星苗等幼儿园进行了走访,这些幼儿园均面临和舞韵艺术幼儿园相同的困境。期间,一位幼儿园老师还告诉记者,由于多数家长都是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本周以来,她已经多次看到“老公开摩托,妻子坐最后,中间夹着3至4个娃来送孩子上学”的景象,“校车问题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
当天下午,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拨通了白云区教育局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办幼儿园经费有限,我们目前只能建议园方加开校车班次,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当问及教育局是否能提供资金增设校车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教育局并没有经费可以扶持。”
校车该由谁来办
11月23日下午,当记者针对最新的走访情况采访社会学者李伟粱时,他担忧地说,“如果孩子们不能正常地到校上学,他们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回到原点。”他介绍说,所谓的原点,就是指过去在幼儿园、小学数量少的情况下,因家长工作繁忙,留儿童独自在家,从而引出的安全隐患。
“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着力加大幼儿园、小学的建设,一是解决了家长们一边工作,一边要照顾孩子的顾虑。二是加强了儿童的教育。目前,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有地方管,有地方教。但是如今,特别是城郊与乡镇的孩子如何到达幼儿园和学校的"校车问题",这或许将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话题。”李伟粱说。
此外,李伟粱也就校车的本质问题与记者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校车究竟应该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交通服务;还是应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或是一种经营行为。这些都是值得各方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