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家长口袋主办了一场关于低龄教育规划的论坛,论坛上同步首发了《2019 上海幼升小“全知道”白皮书》。
本次论坛专家云集,绝对干货满满,当天现场400位的幸运家长,一边拿手机拍照,一边认真做着笔记……
为了更多遗憾错过论坛的家长,口袋君将现场被拍最多次的两位嘉宾演讲的核心干干干货整理了出来,分为两篇分享给你们~~
陈科霖
家长口袋联合创始人
家长口袋教育研究院院长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
公民同招之后,入民办真的变容易了吗?
2018年“公民同招”政策出台后,影响了很多家庭幼升小时报考学校的选择。
本来17年之前公民不同招,可以先考民办,考不进民办,大不了再回来进公办。但18年公民同招之后只能选2选1了,因此很多家庭在考前,就必须对公办、民办进行一个抉择。
因为原本能稳进对口小学的这些孩子,他不敢先报民办,再回来读公办了。极有可能在人户一致的录取时,这个学校的名额就已经满了,没有再让他们回头的机会了。所以这个“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最后面的六个字影响了很多幼升小家庭对报考学校的选择。
具体影响是怎么样的?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从15年到18年上海幼升小报录比的变化,15年4:1,16年3.3:1,17年3:1,到18年是1.4:1。
可以清楚看到,从17年到18年,录取率的报录比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变成了从一个半孩子里面选一个。但是这是一个整体的情况,这个数据里面包括全上海顶级的民办学校,也包括一些末流的可能招生都不满的民办学校。
但家长更加关注的那些全上海最顶级的民办学校录取率变化却不大。其中一批代表学校的录取率平均在10%左右,也就是说其中个别学校录取率是个位数,但有些学校录取率在百分之十几,但是没有超过20%,所以总体来看是维持在10%的水平,略微上涨,但是影响变化不大。
原因是这些学校一般是全市招生的,或者同时招收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孩子。这意味着它的报名人数就会相对较多,所以在整个报录比的录取率计算下分母就比较大。
因此,无论19年还是往后几年也好,如果学校的招生政策里涵盖了全市招生,或者同时包括第一第二志愿录取的,它的报名人数一定不会少,那么它的录取率也一定是比较稳定的。
与此同时,另外一批学校的录取率翻倍了,它们的录取率从原先的8%~22%上涨为30%~70%,倍翻得厉害。
看了这个数据,有些家长感觉孩子上民办很稳妥,机会很大啊。这个结论下的太早,我总结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储备欠缺的陪跑者主动淘汰”,第二句是“实力强悍的硬核派有备而来”。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无论是公民同招还是公民不同招,17年也好,18年和19年也好,哪些人群、哪些家庭他一定会去考民办?
第一种对口学校太差,反正我不考白不考,就去努力的拼一下民办小学。第二种我家孩子是牛娃,我觉得孩子很厉害一定能考得上。所以报考民办的分母中,这两批人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变化的是水平一般的孩子。公民同招前,他们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民办,但是18年公民同招了,这些人就直接放弃了民办直接考虑对口公办了。
很多民办小学两三千人报名,最后录取一二百个人,最终的竞争者其实还是在那两三百个最好的孩子当中,所以虽然最后从数据看好像机会大了很多,但实际上你需要与之竞争录取名额的还是那些人,放弃的那批人来不来并不是那么重要!
真的没有面试了吗?只有民办才面试?
虽然政策明确不能面试,但实际2018年在公办的验证环节,有些学校也同样悄悄地进行了面谈。可能有些家长对面谈这两个字有一定的误解,实际上很多学校在你与孩子进入老师的视野范围之内,或者甚至进入学校的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之内的时候,面试就已经开始了。
公办小学不允许面谈,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会很自然地与孩子进行交谈,比如在填信息的时候,很自然地攀谈问你家里怎么样,你喜欢什么,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或者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其实这时候就已经开始面谈了。所以公办也好民办也好,其实18年真正的情况都还是会进行面试。民办表现为是否录取,公办表现为分班。
包括18年的民办小学面试题也没有变得简单,所以虽然很多家长了解了很多幼升小的政策,或者很多机构也会在外面做讲座,预测19年会怎么样?2020年会怎么样?我觉得与其去预测全上海这么多人群的最终的决定,不如去预测一下你的孩子的能力到底在哪里。
幼升小“面谈“考什么?
孩子有强悍的能力,不论是公民同招还是公民不同招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因为学校永远都是择优录取的,如果我的孩子是那个优,那他就一定就会被择上。所以提升孩子的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硬道理!
学校在考些什么?
我把它概括为思维能力。
很多机构会把数学逻辑、逻辑推理、记忆、动手操作这些归到逻辑思维能力,但其实语言也是逻辑思维当中很重要的一环。
为什么有些孩子给他一道题他听不懂?实际上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有些孩子他听懂了题,也知道怎么做,但他讲不出来,他表达能力有问题。是不是很可惜?其实能用有条理的语言去把你的思想有逻辑地表达出来,也是逻辑思维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所以在口袋Kids的课程中,我们把语言也归在整个逻辑思维能力里面。
在针对过去10年的真题研究后,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爱考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真实情况,包括上海的神仙学校上海实验学校,18年的307道机考题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考逻辑思维能力。
热门综艺最强大脑,就是选拔全国最聪明的那些孩子、青少年还有成年人。节目组在选择人选时也会出一些题目来进行选拔。它每道题目之后都会有一个叫六维能力雷达图的东西,六维分别为:推理力、计算力、观察力、记忆力,空间力、创造力。我看着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结果就是在我们幼升小近十年的考题里。
这是近十年最高频考题的一个统计,计算考到了83次,图形与空间考到99次,推理87次,记忆24次,观察比较26次。计算力、空间力、推理力,记忆力、观察力,是不是惊人的相似?
这说明这些民办小学在通过思维能力的考核,去挑选那些拥有最强大脑的孩子们。也就说这些学校认为这个孩子如果思维能力比较强,一定程度说明他具备了很强的学习潜力。
如何培养思维能力?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大脑的额叶部分,主要负责思维、演算等理性思考。
额叶从0岁开始发展,2岁是额叶表面积增长的峰值,4-7岁也有一个很强的增长坡度,8岁以后有明显的拐点,增长率放缓。所以在8岁前的时期也是孩子逻辑思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积极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适当给予一定的培养,能够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去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令其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道幼升小等量代换的考题,考察了孩子的自然测量、天平平衡概念、传递性关系以及计算的能力,是一道非常考察孩子综合能力的考题,也是历年考频非常高的一类题型,看着题目很难,但是作为一道高频题,说明学校认为孩子是有这个能力做出来的。
在口袋Kids,教研团队会运用“最近发展区”这个理念,也就是利用孩子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已经知道的知识能力,和完全不知道的知识能力中间的部分。我们的老师需要帮助孩子在这个区域内,基于已经会的知识再学到一些新的知识。
新加坡建模也是利用已知到未知,中间会有一个具象化的过渡,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用很好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桥梁。
在我们的课程中,可以运用到新加坡建模的知识点,我们都将其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还会通过引导式、探究式的发问,让孩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帮助孩子提升其他思维课中常见的数理逻辑能力,还特别融入了理解与表达、合作与竞争、专注力训练、社交、学习习惯等更多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些我们的老师也将在上课过程中关注孩子的这些表现,帮助他们进行一个更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