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后,又到了小儿腹泻的高发时期,各大医院诊室里的“小病号”数量也急剧增加。专家指出,每年三、四月是春季腹泻的高发期,春季腹泻多由受凉引起,而非细菌性腹泻。幼儿耐受力差,脾胃敏感,春天气候忽冷忽热很容易导致孩子受凉腹泻,6个月至3岁的幼儿最易受此侵害。
专家指出:小孩腹泻时家长不可盲目止泻
专注于儿童大健康产业的“快童”科学管理中心专家熊万洁表示:“对于三岁以内的宝宝,他们的腹泻原因最多见的是伤食、喂养不当,具体表现为给宝宝吃得过多或者过少,又或者宝宝的食物性质突然被改变,油腻、生冷、不洁的食物菌尤其容易引起宝宝腹泻。这也是为什么节假日、过年过节宝宝容易肠胃虚弱的原因。”
儿童腹泻是最为常见的儿科肠胃道疾病之一,儿童家长需要警惕预防。但是熊万洁也提醒广大宝妈,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宝妈在担心的同时极易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例如腹泻一定要禁食、腹泻后限制饮食、腹泻一定要用抗生素、腹泻后自行给药、腹泻一定要止泻等,而这些不当操作可能致使宝宝腹泻症状加剧,使腹泻迁延不愈。
因此快童熊万洁建议,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可先去医院做个大便常规检查。如果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也可以通过推拿调理。第一步推脾经300次,第二步补大肠300次,第三步按揉肚脐和丹田各300次,第四步按揉中脘300次,第五步摩腹5分钟,第六步揉龟尾,第七步推上七节骨,第八步长期腹泻加捏脊5遍。
调理宝宝腹泻,可寓医于食
其次,对于腹泻情况的孩子,食欲会大大下降。以免因为过度腹泻引起脱水,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熊万洁建议可尝试采用药食同源的方法。“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能长期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宝宝腹泻极大影响到脾胃,说到脾胃的食材,擅长中医养护的熊万洁首推“山药”。山药性甘平,肉质细嫩,富含大量的淀粉酶、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山药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宝宝的脾胃消化吸收,还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而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提升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本草经疏》谓其:“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所以,茯苓是一味适用于帮助孩子健脾养胃、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中草药。两者相融合,效果更甚。针对这一特质,快童研发出针对婴幼儿腹泻健脾止泻双向调节的山药茯苓产品,成功上市后受到众多宝妈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腹泻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而快童益生菌则可保护肠道黏膜,排除有害菌,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宝宝消化不良可以吃,腹泻便秘更是需要吃,甚至连过敏、湿疹、抵抗力差都能改善……益生菌是肠道健康的“守卫军”,可谓是健康成长的好帮手!

快童提醒,春季腹泻不是仅发生在春天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只是春季为高发。各位家长要注意,天气变化时孩子腹部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出现严重腹泻还是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辨清病因再对症治疗,切不可自行买药服用,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