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孕婴产业,奶粉行业则是最先获益。面对消费升级、二孩时代的商机,以及电商、海外代购的冲击,婴幼儿奶粉市场正经历什么变化?
现如今,许多年轻妈妈因为家人在国外工作,业余时间做起了海外代购的生意,其中奶粉是“代购大头”。她们不但在淘宝开了家小店,还在微信朋友圈里做起了营销。大部分客户都是朋友熟人,或者从朋友的朋友发展起来的,从口碑一步步做起。
调研机构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渠道婴儿奶粉中,电商渠道占比为30.1%,比2014年增长5.9个百分点;而商超渠道占比为21.8%,大幅下降11.2个百分点,2016年电商渠道进一步加大,商超渠道相对减少。在婴幼儿奶粉的销售网络中,商超渠道在大幅萎缩,以全年750亿元的行业规模计算,一年之间下降的80亿~100亿元份额,分别被电商母婴渠道所蚕食。
近期,国家卫计委发布数据,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超过1750万,较2015年增加新生儿数量超过100万,增长率预计在6%。据统计,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仅前11个月分娩量已达到16036个,其中1/3是二孩。
有分析师认为,我国在2016年开始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新生儿数量在当年10月后会起步增加,因此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显现会在2017年和2018年。高消费意愿和品质升级需求将助推婴幼儿消费市场迎来黄金期,给奶粉行业带来新契机。如果按照CBME调查报告显示的婴童家庭月支出1012元计算,整个婴童产业每年将产生600亿元增量。中投顾问的研究则显示,涉及婴幼儿奶粉行业增量每年或达200亿元。
在新一轮婴儿潮中新晋父母群体的80后、90后们,更愿意给宝宝购买高品质的奶粉。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8月,高端(零售价在290元/900克-390元/900克)奶粉的市场占比从14%增加到了24%,超高端(零售价大于390元/900克)奶粉的占比从13%上涨到了25%。
市场对国产高端奶粉的认可也在加速。记者在母婴宝宝店也看到,飞鹤、太子乐、雅士利等国产奶粉的高端系列占据了货架更好、更大的位置。专家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把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特殊膳食用食品,制定了相关标准。国际上的主要贸易国家,包括我国,均在该标准框架内,制定了本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在总体遵循法典标准的前提下,各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也因人群针对性有所区别。因此,各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总体趋同,虽然有些指标并不绝对一致,但各国标准大多不存在实质差异。
随着奶粉需求的上升,奶粉市场竞争也会日渐激烈,未来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只有生产出高品质、量身定做的配方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