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相较于打针输液,吃药的痛苦程度低很多。然而据近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儿科用药安全性问题依然突出,连续三年排名前三类的儿童误服药物为:感冒发烧药、呼吸道疾病类药和心血管类药。如何保证孩子用药安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药品?都是爸妈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儿童药品现状,小编随机走访了上海几个大药店,了解目前市场上儿童药品的现状。小编看到儿童药品种类单一,且大多集中在治疗感冒、咳嗽、清热一类的药品上,其他药品很少。儿童用药种类的匮乏,在说明书设置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小儿酌减”、“请遵医嘱”、“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等的儿童药品说明书让家长不犯糊涂都难。
为此,小编特地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洪建国教授取得了联系,就儿童安全用药的话题与洪教授进行了探讨。
药品成份不重复,药品剂量看体重
由于目前治疗感冒的药物多以复合药物为主,每种药物的复合成分和比例不同,加上各个生产厂家不同,所以每种药物的商品名称也是多种多样。家长在给孩子或自行选择非处方药时,往往只记药物的商品名,却忽略了其中所含药物的成分。
对于家庭常备药,洪建国教授表示:我们会推荐家庭常备一些药品。家长们对于常备药,一定要知道每个药物相同性和不同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组合,否则会导致药物使用不当引起一些问题。儿童感冒与成人不同,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医生会根据儿童的特点合理选择感冒药。
此外,家庭中也可以自备一些药物,以备孩子的不是之需,如:第一,鼻塞、流鼻涕,我们可以用减充血剂;第二,感染了以后我们都会出现发烧,家里可以备一点发烧的药。第三,儿童常见的还有消化道的症状,家里可以备一点口服补液盐。孩子如果发生了消化道症状,特别是有腹泻症状,例如最近流行轮状病毒,家中需要准备口服补液盐,以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如益生菌类,包括蒙脱石止泻药物等。但并不建议家庭备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使用是有原则的,不可以随便用。”
儿童用药剂量也是父母们特别需要掌握的问题:“药片是特别容易让家长随意给孩子服用的药。成人很简单吃一片或两片,儿童则一定要按照公斤体重来用药,每次每公斤的剂量一定要精准。为此,洪建国教授还特别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当需要给孩子服用片剂的药物时,洪教授建议家长可以把药品变成溶液,再根据体重计算具体剂量,如此给药可以相对方便、准确。。
药箱定期要清理,过期药品要处理
每个家庭都推荐有一个家庭小药箱。然而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但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家庭药箱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
针对于此,CFDA每年都会搞清理家庭药箱的活动,一般来说,药品的外包装上都会标明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如果是西药,化学结构还可能发生变化,分解成其他产物,而这些分解的产物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对于家中小药箱,洪建国教授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们要注意定期清理,过期药物一定不能再用。
存储药物也是学问,洪教授表示:药品的储藏要注意避光、干燥、阴凉。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对家里药箱的药品进行分类,摆放整齐,除用药时取药容易外,还能避免药品之间互相污染。
禁忌症不能碰,超适应症遵医嘱
“目前中国的药品说明书越来越正规,已经跟全球接轨。对于儿童药物来说,药物服用安全就是看药物里面说明书的安全提示。”谈及儿童安全服药,洪建国教授这样表示。“由于儿童的体重、身高等均随年龄增加而改变,不同年龄儿童用药剂量差别很大。对于给孩子使用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药物时,不仅要关心每种药物的服用剂量,更要关注每种药物所含的药物成分。特别是在给孩子服用含退烧咳嗽功效的复方制剂时,必须事先详细阅读说明书,弄清剂量再服。儿童用药计算方法虽然不难,但由于疾病不同、体质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有个体差异,故应请医生决定用药量,按照医嘱用药应是最安全的。”
洪建国教授还提醒广大父母:“对于药物的禁忌症,如果药物上明确标明写的,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是禁用的,则禁用范围一定不能碰,非适用范围则可根据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