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牛奶蛋白过敏?
发生在宝宝身上的任何一个小状况,在妈妈眼里都是头等大事。您的宝宝是否经常出现这些症状?无故频繁哭闹;严重呛奶、吐奶;不明原因的腹泻;脸上身上出现大面积红疹;频繁咳嗽、打喷嚏,或喉咙里有重重的喘息声。如果宝宝反复出现如上一个或多个症状,您就要高度警惕宝宝是不是过敏了,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去做专门的过敏筛查。因为过敏的危害其实远比我们了解的更为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对宝宝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身为家长一定要及早了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可是,需要做什么检查来诊断呢?其实检查并不能百分之百确诊过敏。一方面,过敏源检查需要人体内对过敏源有了反应值之后才能测到,而刚出生的孩子过敏值几乎是零的水平,从过敏发生到能被测出反应值,需要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即使是到医院用仪器检测,结果也可能查不到;另一个原因是,过敏有很多机制,医院常用的过敏检测只针对免疫球蛋白IGE,而对于非IGE过敏,就不一定测得到了。所以医生对宝宝的过敏诊断也不会完全依赖于检查,而是更重视症状判断。
当您到医院进行过敏筛查时,医生会详细地询问家族史、喂养史、对宝宝做一些身体检查、甚至抽血或做皮肤点刺试验。我们都知道,奶是0-6个月宝宝唯一的食物来源。因此在目前母乳不足混合喂养儿以及配方奶粉喂养儿当中,牛奶蛋白过敏是最早发现而且发生率最高的。牛奶蛋白过敏在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第一是消化道症状,孩子可能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胀、便秘,甚至大便带血;第二是皮肤症状,孩子会出现急性的荨麻疹,或是慢性的湿疹;第三是呼吸道症状,孩子频繁出现不知原因的咳嗽、打喷嚏等感冒样症状,严重的还会有哮喘。出现类似的症状以后,还要做一个食物回避加激发实验。孩子的食物种类很少,如果发现对某种食物有反应,就把这个食物停掉不吃,如果症状有好转,就叫回避实验阳性。回避实验阳性之后再吃这种食物,症状又出现了,就叫激发实验阳性。回避加激发实验阳性,是诊断婴幼儿过敏的金标准。这个诊断过程通常需要4-6周。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应该如何正确选择配方奶粉?
一旦判断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就必须对宝宝的饮食进行严格管理。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注意不要摄入可能会引起宝宝牛奶过敏的奶制品,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必须及时的更换治疗牛奶过敏的特殊配方奶粉,否则可能会耽误宝宝的生长发育。
由于普通婴幼儿配方粉的蛋白质构成是整蛋白质,致敏性高;而适度水解配方粉的蛋白质构成是多肽。因此,以上两种配方粉都不适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该食用完全无致敏性的氨基酸配方粉(如雀巢恩敏舒TM)或者低致敏性的深度水解配方粉(如雀巢肽敏舒TM),同时完全回避停止食用牛奶或其他牛奶制品(如奶油蛋糕、奶糖、沙拉酱等)。
目前市面上主打防治过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有三大类,按照蛋白质的水解程度分为氨基酸配方奶粉AAF,深度水解配方奶粉eHF和部分/适度水解配方奶粉pHF。
氨基酸配方奶粉是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全部分解成氨基酸,宝宝的肠胃便不会直接接触到蛋白质分子,等于把宝宝同过敏源完全隔离开,可以快速的消除宝宝的过敏症状。
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是把牛奶中不易消化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分解成细小的颗粒,非常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也能很好的排除过敏反应。
适度水解配方奶粉则比深度水解奶粉的蛋白颗粒要大一些,水解程度稍低,在指南中规定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预防,但不具备治疗作用。
如下图:分子量越大,致敏性越高
各种婴儿配方奶粉的致敏性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