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交替,天气忽冷忽热,气候比较干燥,“秋燥”降临就更容易上火了。然而人们的降火常常依靠吃蔬菜水果等食疗方法,但食用果蔬一般是为了补充身体营养所需,降火作用弱,并不是降火最有效的方法,食疗和合理用药双管齐下才是应对上火的最佳方法。
秋燥易上火,蔬果并不能完全降火
秋天是一年四季最为干燥的季节,肺、大肠及胃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燥”,而秋燥是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是人体感受到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而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与上火表现相似,因此上火多由秋燥引起。
据专家介绍,人们的体质不同,常见的有五种:火体、阴虚体、气虚体、寒体、燥体,这五种体质的人在秋季出现的上火症状有所不同,解决方法也有差异。
食疗作为民间传统的降火方法而被广泛使用着。在治疗上火时,人们经常使用的食疗方法是吃蔬菜和水果,并配合多喝水来缓解上火症状。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多食用橘子、甘蔗、雪梨、葡萄、柿子、哈密瓜、火龙果等秋季上市的水果应对上火。
食补药疗双管齐下蔬果+凉茶颗粒更有效
健康营养专家指出,蔬果营养丰富,一般作为吸收营养的重要途径,用于降火作用较弱,而且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多食用水果对身体并不是好事,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吃水果可能会影响病情,因此并不是有效的降火方法,建议食补药疗双管齐下,更有效降火。
人们常使用的降火佳品——凉茶,一种中草药饮料,具有良好的下火功效。但饮用自家熬制出来的凉茶也是其中一个方法,但是熬制费时费力,并不方便,而采用中草药特别制作的凉茶颗粒属于药品,它是在传统凉茶的基础上,将凉茶的精华浓缩成颗粒状,方便患者服用,它在解决上火方面更有效,也是最全面、系统的降火办法。
健康专家也表示,食补加药疗双管齐下更能达到降火效果,除了食用蔬菜水果,还可服用适量凉茶颗粒。如王老吉凉茶颗粒,它富含岗梅、五指柑、淡竹叶等10味“下火植物中药”,能有效预防及缓解上火引起的各种症状,因此是居家、旅行“防火下火”的常备良药。另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不但食补降火需要注意,用药降火也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