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钦”语,这些隐性的开支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车主的负担。
中国车主的养车、用车支出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工薪阶层的车主都倍感辛苦。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独具中国特色的用车、养车开支,也许只有少数人留意到它们,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位车主,这些隐性的开支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车主的负担。
最近在青岛出差,那里正在进行老城改造,处处修路。坐着出租车一路颠簸,司机也在抱怨:这破路,半年下来避震器坏了三个,全是被颠漏油的。轮胎也换了两套,不是被扎了就是鼓包了!维修费花了我一个月跑活的收入!其实关于路况的抱怨,我早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就连本人自己也多次遭遇过类似的情况。被维修路段突出路面的钢条扎破轮胎,或者被突如其来的坑洞颠坏了避震、轮胎甚至是轮毂变形,请问哪位中国车主没有见识过?也许是习以为常了,人们已经忘了把这些非正常损耗计算入日常养车的成本之中。记得曾经有某跨国轮胎企业的市场人员笑言:中国消费者对轮胎的耐磨性能特别在意,但其实根本没必要。在中国,几乎没有寿终正寝的轮胎,不是被扎了鼓包了,就是车子的四轮定位被颠坏了轮胎严重偏磨提前报废了。每年用于车辆四轮定位、换轮胎、修避震用了多少钱,你计算过么?对了,我们还没把恶劣路况对车辆寿命的影响计算进去,也许你会认为这种加速折旧微乎其微,但最直接的影响是,无论多高档的车子,在国内跑上个一年半载车厢内就处处杂音,别抱怨厂家的装配功夫,多半是这破路面惹的祸!
而国内大城市拥堵的路况和不良的空气品质,则提升了车辆的保养成本。机油专家说了,其实以行驶里程或者保养时长来决定机油更换频率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做法是依照引擎运转的时长决定机油的更换时机。据说,引擎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工作,最多每100个小时就应该更换机油。如果是在路况开阔通畅的地方,100个小时可以让人们行驶5000公里甚至更长距离,但在国内的大城市,平均时速一般都只能维持在20公里上下,这意味着中国车主的理论机油更换周期,其实不过区区2000公里而已。如果严格遵照的话,那保养费用会高上几倍。另外,不良的空气质量,大大减短了汽车上各种空气滤清器的工作寿命,还明显增加了人们的洗车支出,大家都计算进去了么?
中国的油价很高,这个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虽然价格高,油品质量却很次,这个大家也“没意见”。至于这低质的油品给大家带来的额外支出大家是否有算过账?为了减小劣质油可能对车辆油路和发动机的污染,每次加油,我都要额外使用厂家指定的燃油添加剂,这一小瓶添加剂根据车型品牌不同,大约在20元-100元之间,小数从长计,开销其实可观。想省这笔钱也不是不行,反正这年头随便去4S店清洗一下发动机积碳或者油路什么的,报价随便就是几百上千元。事实上,清洗发动机和油路,可能是目前4S店最热衷推销同时也是业务量最大的服务项目,当然,这笔开销还得我们可怜的车主来买单。